[历史同人] 说实话,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_第264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64章 (第2/2页)

 阿政瞥了他一眼,“你?不能管他一辈子,他想去就让他去,朕给他配了把刀跟他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琇莹知道刀是那个孙叔通,他更不放心了。

    阿政又看了他一眼,“你?要干什么,朕也?没拦过你?。”

    琇莹一脸无奈,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呜呜呜,阿兄,错了,晚上还约饭不?”

    阿政直接挥手?让他走,琇莹没看到阿政看着他背影含笑的双眼,他心碎太平洋。

    阿兄还在生气,连饭都不吃了,第一次被阿兄嫌弃,真的太难过了。

    但被阿兄嫌弃了,还得干活。大秦公子,决不能被一时的情绪影响。

    负责监工道路修建的蒙毅昨天上报了道路修建的现?状,他也?拿了一份,了解了一下情况,四境的路除了匈奴那边难修以外,其他的主要支道已修得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新的银行伴着路已经扎根在韩魏楚地,大秦以前的旧邮递点也?已经投入使用,开始接一些?家?书,当然也?只?是摆着,秦人压根不怎么用,毕竟不富,有那些?钱不如打二两肉。所以他改了一批做了驿馆。

    楚地和?韩魏都城的学宫已经如愿向?四周郡县扩散,因为学士已经阿兄被征召,齐地披着稷下学宫皮的咸阳学宫也?已经办起来了。

    秦商早已在他的调动之下闻肉而动,侵吞了齐国绸缎等生意。

    至于盐铁煤矿等的重要物资,他正在要人将这些?资产进行统计,收进国库。

    尤其是齐国鼎盛的盐业,齐地盛产海盐,当然并非是蒸馏海水,而是依靠它丰富的因海而生、含盐浓度比正常海水高?四五倍的卤水。齐地大多盐产自?位于济水流入大海口的渠展,渠展所产的盐叫做“渠展之盐”,产量惊人,一年可产三万六千钟,可以换得一万一千多金。3

    所以他最是重视,盐属必备品,在有些?缺盐之地价比黄金,他私心想改善民生,把盐量提高?,打下盐价。所以不光是原本的官营,他饥不择食到就连私营的专产黑盐的小盐厂他都吞了。

    他又从官方调了几千架鼓风机提高?产盐的效率,在原有的基础上,又设计开辟了几条到秦的道路方便盐的运输。

    这些?盐制好直接被运往一些?盐产量稀少的地方,第一批盐到了楚国,很快打下了当地盐价,就比齐国的盐价稍高?一些?,虽然还是含着盐税,但比以往便宜多了。

    他主张统交的一税制也?理出了个大概,大概就是不用改,他给商人再加点税就完了。

    秦国原本的税法已经很完善了,又经过他和?李斯等人的修改更是将其简化,规定农只?收田租税,户赋税,以及按照自?己?情况交的税种,例如关市之征、山泽之税,学宫的吏到各方后也?照着旨意,或是偏远地区靠着公报收税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