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兴华夏_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 (第3/3页)

恶劣情势压迫下,保王军的实际统帅,黎氏国王的外甥阮福映问计于在越南传教的法国教士百多禄(pigneaubéhaine),决定委托百多禄回国帮助向法王路易十六搬救兵,为表亲法诚意。阮福映将长子送往法国充当人质。1787年,法越两国签署凡尔赛条约,约定法国派远征军帮助越南平乱,作为回报,越南割让昆仑岛和沱灢(岘港)给法国。虽然法越条约签署未久,在大革命的号角声中,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人头落地,导致法越凡尔赛条约事实上无法履行,但是法国对越南土地的注意力,却就此生根。

    大革命过去的若干年里。法国政局一乱再乱,革命党、保皇党,共和国、帝国,你方唱罢我登场,拿破仑帝国的问世,又挑起了欧洲大战的狂澜。法国国内民生苦不堪言,对外开拓殖民地的计划,更是无力顾及。这种混乱局面,随着1852年拿破仑三世复辟成功。法兰西第二帝国问世,才稍稍告一段落。仿佛法国政府天生不甘太平,自己的国内问题刚刚初步解决,就立刻着手向外张牙舞爪。除了参与针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外,其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则是越南。

    路易十六时代,由于内乱而错失占领越南领土的大好机会,拿破仑三世决定自己要重新夺回来。以此作为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,与英国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利益的重要一招,同时也是展示自己姓氏独特价值的大好机会。1858年。法国将刚刚在中国参加完二次鸦片战争的远征军大批调往越南,借口法国传教士屡屡在越南遇害,越南政府未能做出合理赔偿,而且不接受法国要求开放口岸的提议,于是从沿海港口沱灢开始,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。此时的越南国王阮福时不愿听任法国摆布,调兵遣将,反击入侵,炽烈的战火蔓延越南各地,四年后处处败北的越南阮氏王朝被迫签订城下之盟,将南部的嘉定(西贡)、定祥、边和三省(越南的省份数量看似繁多,但每个省辖地并不大)及昆仑岛割让给法国,开放沱灢、吧剌、广安三个沿海通商口岸。旋后,对此并不满足的法国,又以邻近的永隆、安江、河仙三省“匪盗”横行,越南政府剿匪不力为由,自行出兵予以占领。最后将上述越南六省全部并入法国版图,成为交趾支那殖民地,设总督进行管理。为了巩固占领,法国驻亚洲海军也在中国、日本海支队(divisionnavaledesedujapon)以及大溪地兵站(stationlocaletahiti)外,新成立了驻在越南的南圻支队(divisionnavallacoe)。红白蓝三色旗开始在越南上空飘扬。

    法国交趾支那殖民政府成立时,各级的行政官员主要由法军的军官充任。西贡附近的堤岸市法国行政官便是海军上尉安邺(mariejosephfran?oisgarnier)。

    法国从越南攫取殖民地,根层的目的无非是想借助这片土地赚到更多的利益。当时,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,正处在对太平天国、捻军等各地起义军镇压的战争中,洋务运动事业也在萌芽待发状态,全国对西洋军械、机器等物资的需求极为旺盛,对华贸易成了列强的重要盈利之道。然而,以越南为基地,除了交通险阻的陆地外,如果想要利用便捷的海上交通,与中国建立贸易,则必须借助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作为中转站,而且得绕印度支那半岛,途经马六甲海峡。与其走长途,还要被英国从中剥削一道,不如直接寻找其他更便利的途径。19世纪60年代,从越南境内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水路,犹如是一股淘金热潮,成了法国地理学家、探险家、商人们热衷的活动。1866年安邺也跻身这一探险领域,成了法国交趾支那探险队的队长,他带着法国探险队,披荆斩棘,沿越南境内几条和中国相通的河流进行勘查。首先证明无法沿澜沧江——湄公河直接通航中国,安邺沿红河一路进入中国境内,到达了当时正被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占领的大理城,证明了通过红河进入中国完全可行,而且亲眼目睹了红河上实际早已有中国商船往来航行的情况。这一重要发现,后来随《两世界杂志》等媒体公布,安邺很快成了欧洲著名的地理探险家。探险队离开大理后,沿中国长江流域东行,准备先到达中国东南沿海,再转道返回越南,以对中国境内的地理再作一番刺探了解。探险队途经湖北汉口时,安邺结识了当时正在湖广一带寻找商机的法国商人堵布益(jeandupuis)。(未完待续请搜索,小说更好更新更快!

    ps:看中央台的《鉴宝》一老爷子拿上来一个瓷罐子,专家一看说这东西多好多好,可以说是屈指可数,什么故宫博物馆也就一个,那老爷子笑的合不上嘴:呵呵呵呵呵,俺家还有好多哩……

    求收藏!求推荐!求订阅!求点击!求月票!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